访问量:62002
日访问量:3

经济与管理研究

  • 计算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尹文嘉;邱婷婷;

    计算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焦点。这种趋势不仅挑战了传统法学教育的边界,也对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法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法学人才培养需要准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并具备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素养,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的意识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计算法学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三大理论逻辑,即学科深度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创新驱动发展。在实践中,要通过以重构培养目标为引领来实现真正跨学科和跨专业融合的知识场域;以重构培养过程为核心来实现多方教学资源协同整合;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着眼点来提高学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为依托来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来建设“引、育、稳”并举的师资队伍;以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底线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2025年02期 v.42;No.13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马彦图;施秋红;张正寰;

    随着国家对大数据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社会对具备高素质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水平复合型大数据人才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基于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一种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在深入剖析了当前大数据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结合学校特色优势以及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和评价指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并构建出一种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3+2+1”模式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框架。此模式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农业院校提高大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2025年02期 v.42;No.13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边疆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以西藏、广西和云南为例

    冯娜娜;韦雄生;龙堂展;

    新质生产力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基础支撑。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探究边疆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从新科技、新人才、新产业、高水平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等5个维度,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2年西藏、广西和云南3省(自治区)的统计数据,采用熵权(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 3省(自治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2012—2022年这10年增幅为91.42%,且发展速度逐年增加;3)在3省(自治区)中,新科技和新人才均是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且2个子系统的占比均超过0.65,显示科技和人才仍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4)通过创新驱动、人才培育、产业优化、市场开放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42;No.138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广西对外贸易结构变迁及共同富裕效应研究

    董思彤;许春慧;

    深入研究广西对外贸易结构变迁及共同富裕效应,对于优化贸易策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2010—2023年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熵权法和(A-F)方法,深入分析广西对外贸易结构的共同富裕效应。对广西对外贸易结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后,利用熵权法构建了贸易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广西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A-F方法构建多维共同富裕指标体系,评估了贸易结构变迁的共同富裕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对共同富裕贡献显著。通过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加强对外贸易投资监管,实现收益公平分配;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等可以推动广西实现共同富裕。

    2025年02期 v.42;No.138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理科学与城乡规划研究

  • 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严志强;劳晓帆;史莎娜;

    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基于高精度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CV值均在64%以上,空间分布类型呈“集聚型”,但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2)根据核密度估计分析得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密度差异性显著,县域中南部的居民点斑块密度规模较大,而西北部的居民点斑块密度规模较小且较为稀疏;3)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在喀斯特地貌不显著区域集中分布,在显著区域则零星分布,呈现“小集中、大散落”的空间分布格局;4)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不显著、海拔低于400 m和坡度小于15°的区域。在喀斯特地貌显著区域,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少而散;海拔在400 m以上,则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骤减。

    2025年02期 v.42;No.13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南宁市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毛蒋兴;黄雅洁;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老年人口规模增大和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形势。探究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南宁市为研究区域,构建由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和密度组成的综合老龄化指数,分析2010—2020年南宁市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演变上,南宁市人口老龄化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核心区成为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其增幅远超其他区域。2)在空间分布上,人口老龄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核心区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3)在空间演变差异上,南宁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范围缩小,空间集聚度增强,整体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010—2020年,南宁市各乡镇街道的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密度和综合老龄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在城市核心区的增长较为明显。

    2025年02期 v.42;No.138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服务设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陈雪滢;陈家兰;

    当今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推进积极老龄化政策的实施,但目前较少有学者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平台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677篇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发现:1)国内外研究内容均聚焦健康、体力活动、出行行为、日常活动和建成环境等主题,但在研究视角上存在差别;2)如何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3)在研究区域上,国内大多以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而国外的研究区域更多样化;4)研究方法多样,国内外采用的方法有差别。通过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可填补该领域文献分析的空白,还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2025年02期 v.42;No.138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建成环境对脑卒中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邓曙光;苏金红;梁锦龙;朱淑妍;

    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脑卒中的影响,对于降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脑卒中患病率数据和城市建成环境变量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城市建成环境对脑卒中患病率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脑卒中患病率的空间分布呈现北部和东部高发,南部和西部低发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的增加与脑卒中患病率的上升有关;路网密度和公交站点数量对脑卒中患病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增加公园数量通常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但在个别省份(黑龙江),公园数量的增加反而可能导致脑卒中患病风险上升;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医疗设施的完善,保障了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统计识别。

    2025年02期 v.42;No.138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计算机、大数据与信息工程研究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分子性质预测方法

    林艳梅;陈楠;周宏亮;彭昱忠;

    在药物发现与设计过程中,准确预测分子性质是1项关键挑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子性质预测逐渐替代传统方法,从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单一模态分子表征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分子性质预测中存在显著的局限性,难以全面理解分子。因此,提出1种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分子性质预测模型(A Deep Learning-based Multimodal Fusion Molecular Property Prediction Model, DMMPP)。DMMPP方法旨在融合多视角和多层次的分子特征,整合了分子指纹、2D分子图和分子图像特征,以期提升分子性质预测性能。具体而言,首先,DMMPP方法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混合图神经网络和VGG网络分别学习分子指纹、2D分子图和分子图像等不同类型的分子表征数据的特征;其次,通过降维和拼接操作将3种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的特征输入预测模块进行分子性质预测。在9个涵盖多种分子特性的基准数据集上评估DMMPP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7个数据集上展现出与当前最佳方法相媲美甚至更优的性能,特别在BACE数据集上,相较于最新结果提高了2.8%,从而验证了其在分子性质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025年02期 v.42;No.13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融合Kleinberg模型CNN/LSTM级联的多传感器数据同步算法研究

    林中明;潘秋霞;宋佩华;梁狄;

    智能家居系统不断更新,智能控制数字家庭设备要求逐渐提升,家庭自动化技术发展关键在于多设备间的无缝对接与协同作业,为此提出1种创新的数据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CNN/LSTM级联数据同步,使多传感器的异构数据协同获得妥善解决,通过级联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提高数据处理精确率与灵活性。融合Kleinberg模型,从网络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2个参数角度构建小世界网络,通过重连概率p值的有效分析,提升网络同步性能,增强空间搜索范围,优化算法在数据同步上的预测精度与响应效率。经仿真实验研究,融合Kleinberg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级联数据同步算法在模型训练阶段相较于CNN在预测准确率上实现显著提升,在数据融合阶段,相较于平均加权法,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8%,与卡尔曼滤波法相比,提高了32%;在召回率和F1分数上,与平均加权法相比,分别提升了2.2倍和1.7倍。该研究为数据同步问题提供了1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02期 v.42;No.138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

  • 模n的Eisenstein整数环的单位图

    韦扬江;赵林利;庞丹丹;

    环R的单位图是以集合R为顶点集的简单无向图,图中两个不同的顶点x与y相邻当且仅当x+y是R中的单位。该文研究模n的Eisenstein整数环?_n[ω]的单位图,其中ω是3次本原单位根。对于■的单位图(p是素数)确定了图的全控制数分别为1、2和3的情况,并给出了它在p=3或p≡2 (mod 3)时的度量维数。

    2025年02期 v.42;No.138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一个(2+1)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

    毛辉;欧阳宇恒;孙睿;

    该文研究一个由KP方程与(2+1)维Ito方程组合成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先对未知函数做变量变换并取恰当的积分常数,得到该方程的Hirota双线性形式。然后用同宿测试法给出该方程的孤子解和呼吸子解,并展示它们的动力学性质。再用正二次函数法构造该方程的4组lump解,并分析这些解的振幅和波速等。最后由扩展的正二次函数法得到该方程的条纹孤子解与lump解的相互作用解,并展示解的吞噬现象。

    2025年02期 v.42;No.138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 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

    余朝文;梁菁华;韦彩亮;刘梦莹;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乡村教育品质与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中国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村地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匮乏、乡村教师转型进度缓慢、农村家庭数字化教育水平不高、农村学生教育数字化参与度不高和父母娱乐化倾向影响等问题,从构建跨领域实践协作体,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推动家校数字教育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激励机制的适应性,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乡村教师数字化能力,以及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需发挥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协同作用,对教育转型的路径进行优化。

    2025年02期 v.42;No.138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孙昌盛;张春英;

    当前数字化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推动教育创新朝着更为高效和多元的方向迈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既是优化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培养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传统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系统性不足、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教学资源缺乏整合与更新以及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等若干局限。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提出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以满足新时代城乡规划行业的需求。

    2025年02期 v.42;No.138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正>《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南宁师范大学主管主办,南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2023年期刊再次入选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曾获2022—2023年度“广西高校优秀期刊”、2022—2023年度“广西优秀科技期刊”等称号,被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超星网、长江文库、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中邮阅读网、博看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根据栏目设置专业化、专题化、精细化的趋势及服务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自然科学版栏目调整变更为“经济与管理研究”“地理科学与城乡规划研究”“物流管理与工程研究”“环境与生命科学研究”“自然资源与测绘工程研究”“旅游与文化研究”“计算机、大数据与信息工程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财政、金融与审计论坛”“音乐、美术、体育论坛”“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每期论文根据专题策划和约稿来稿情况灵活推出。

    2025年02期 v.42;No.138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